风向突转,制药公司开发乾坤大挪移


来源: https://www.yypharm.com/?p=58 |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02日


       

        【新闻事件】:产品线是制药工业的生命,所以药厂对产品和在研产品的保护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但近几天来的几例报道预示生物制药业对在研产品的处理将会有所改变。首先,安进宣布将与风投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KPCB)共同成立一个叫Atara的公司开发安进的肾病,癌症,和其它慢性病的六个在研产品。同一天,Puma Biotech宣布将投入1.38亿美元开发从辉瑞转让的乳腺癌药物Neratinib。早些时候,辉瑞将自己的CD40抗体药物CP870893转让给VLST公司。更早时辉瑞还曾和施贵宝共同开发抗血栓药物Apixaban。
        【相关事实】
        - 历史上销售额最大的药物立普陀,立普陀去年11月专利过期后的世界第一大药波立维(虽然短暂,波立维今年5月专利也到期了)和预计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药的修美乐均为收购,转让或合作开发产品。
        - 以前大药厂从小的研发公司或大药厂之间的风险共担合作比大药厂向小公司转让在研产品发生频率高得多。2012年生物制药工业的转让总额可达到200亿美元。
        - 转让项目的开发平均成功率比自己内部研发项目低~20个百分点。

        【药源解析】:随着研发成本和风险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找到合作伙伴共同承担研发费用和风险。一方面成本的上升使单位投入可开发的药物数目比以前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药监部门对安全性和疗效要求逐渐提高,研发风险也有所提高,所以药厂选择开发药物比以前更为谨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药品销售受到很大压力,尤其是在全民保险的欧洲市场。很多公司研发经费因此也受到一定程度冲击,比以前有所下降。这些因素促使大药厂把开发基金集中在最有希望的产品上而有些很好的项目也只好舍弃。由于临床前研究花费较低所以不少大公司都积累了一些来不及开发的项目(已经成为IND)。以往大药厂不愿转让这些自己暂时无法开发的项目。一是想收购这些项目的多是小公司,资金有限,卖不上价钱,二是一旦转让出去的项目真成功了卖项目的人还有很多解释工作要做。所以大药厂的BD没有动力卖项目(但买项目正相反,所以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近年来风水不济(上面提到的诸多原因),只好开始从事这个本来就是互惠互利,早就应该做的事情。

        【未来影响】:有些人有在研半成品但没钱开发,有些人有钱但没有相对成熟的在研产品,这本来就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转让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市场最近才开始活跃起来。西方药厂和生物制药公司有大量优质知识产权,受专利时间限制这些资产每天都在贬值。而中国企业有不少资本但缺少成熟在研产品和研发链。二者的合作应该是双赢。当然买医药项目不象买菜,一眼就能看出好坏。Due diligence需要一些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职业水平。但是药源预测中美企业之间资本和知识产权的联姻会在今后几年有显著增加。



摘自网址:https://www.yypharm.com/?p=58

新闻资讯全文检索